查看原文
其他

20多岁,人生中最孤独的一段日子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2020-02-11


文|唐芹  简单心理咨询师


前阵子,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我并没有细看,但是标题的意思是,从18-25岁这些年是最苦的日子,这让我不禁有些感慨。 


美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在他对人类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中提到,人的一生会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的任务,如果在当下的阶段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发展任务,那么在之后的人生过程中将更为顺利。倘若在过去的发展阶段里磕磕碰碰的,那么在之后的生活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残留的痕迹。



0—18个月

 建立基本信任感的阶段


每个人还在婴儿期的时候,对外界需要高度的依赖,但是外界的环境是否值得婴儿依赖与信任就是这个时期很重要的事情。倘若在婴儿期,你可以获得很好的母亲或者家人的照顾,照顾者能够很好的养育你,知饥饱,知冷热,你会感觉这个世界是充满了信任与关怀的。


18个月—3、4岁

◆ 建立自主感和避免羞耻感的阶段


大部分的小孩在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吃饭、穿衣、拿玩具,小孩萌发出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他们会开始拒绝父母的勺子,开始自己动手用勺子哪怕根本舀不到任何东西;他们开始挡开父母的手要努力向前走。这是个体习得自主感的重要阶段,但往往有的父母在这个阶段的过渡保护和包办会让孩子失去建立自主感的机会,也会让孩子体会到失败和受挫的羞耻感,这很可能影响到孩子今后是否有面临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4—5岁

◆ 学前期的孩子开始有了主动性同时也要面临一种内疚感


当他们面对父母的否定和压制的时候,他们会感到被父母拒绝和讨厌而很挫败和内疚。在过于严苛的家庭里面,孩子往往会生活在强烈的内疚之中,认为自己要做到很好才可以对得起父母。这样强烈的内疚感是会影响今后的发展生活的。


6—12岁

◆ 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


个体在这个阶段进入了学习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与积极的结果的关系;然而也有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受挫败,如果父母总是以否定和消极的方式看待孩子,会让孩子感到异常的自卑,进而没办法形成和取得个人的成就感。


12—18岁

◆ 青春期自我意识爆发的阶段


青春期的孩子有时候会做点离经叛道的事情,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本性很坏,而只是希望有机会去表现“真正的自我”。他们通过疏远父母,不与父母交流,不听父母的教诲,找到合群的同伴,有自己的小团体等方式来彰显自己个体的存在感,他们要向这个世界发出声音,告诉世界我是谁,他们不希望自己只是家庭的附属品,而是希望有机会被人看到自我的存在。


以上这些只是铺垫 ,重要的是下面的这个阶段,也是我愿意多讲一些的,从18岁—30岁的这10年左右的时间,是人生中感受到孤独最多的一个阶段。埃里克森称这个阶段是“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 ”



❖ 离开父母的孤独感

人类是一种群居物种,从小到大我们都无时无刻与他人接触着。最为近亲的就是父母。而我们的孤独感,就是从我们离开父母开始的。

我在这里谈到的“离开”,既是物理空间层面的离开,也是心理层面的离开。事实上,我们与父母的离开早在青春期的时候就开始,只是那个时候我们都太执着于内心独立意识的表达而无所谓父母。但是,很多进入大学,特别是大学在外地读书的青年人,已经开始渐渐有了这种与父母分离的孤独感。物理上的分离有时候还让人可以接受,但心理上的分离却让人越发的孤单。也许当你渐渐长大的时候,你发现你父母的观念和价值观和你所思所想有了很大的差距,你所追求的人生和父母期待你的人生有了很大的分歧,当你无数次想要说服父母却总是难以得到认可和支持的声音,在这种时候,你会感到深深的孤独感。

有不少的来访者,会卡在与父母的关系之中很多年,他们被这种孤独感给困住了,他们一方面想要拥有曾经与父母亲密无间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又没办法说服自己去成为父母心目中的小孩,过父母安排的生活;他们想拥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又纠结于自己的生活选择是不被父母认可的。他们在现实与父母做着斗争,也在内心与自己做着斗争。


❖ 离开同龄人的孤独感

曾经有来访者和我讲:我一个非常好的闺蜜结婚了,我本该高兴的祝福,可是为什么我内心却突然空落落的,感到特别的荒凉?

当我们都还是一群孩童的时候,玩乐是同伴在一起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开心的事情。我们在这种开心幸福的场景中待了10多年,直到有一天,你的一个朋友开始谈恋爱了,开始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开始不出席朋友聚会了,如果你依然是单身,你会明白原来已经和许多年前的感觉不同的。

在20岁左右的年龄,人们开始慢慢离开自己的家庭,开始寻找自己亲密关系,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这原本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过程,有的人可能开始得早,有的人开始得晚。但是在都市生活的人们看起来都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有时候眼睛却总盯在别人身上。当你身边的人慢慢的把他们的关系中心从同伴朋友身上转移到了自己新的恋爱和家庭关系上的时候,你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似乎被落下了。这种孤独感会油然而生。


❖ 在孤独中努力的生活

和埃里克森说的其他阶段一样,孤独感是我们必然会经历的阶段,而人的成长也必然是伴随着这种孤独。其实,在这个时代里,帮助我们解决孤独感的办法不一定只有婚姻这一条路,但是这往往是父母和这个社会舆论为人们选择的一条路。“寻求亲密感”对应的方式也并不是有且只有结婚这一条路,而婚姻本身有时候带来的未必就是人们所寻求的亲密感。所以,也会有很多身处婚姻或恋爱的来访者向我诉说他们在两人的关系里感到的孤单与不被理解。

孤独感是煎熬的,但是如果你被这种感觉冲昏了头而陷入盲目找寻亲密关系的陷阱里,那就很可惜了。有不少的人,在还没有寻找到合适的亲密关系之前,选择其他更为健康的方式来应对他们的孤独,比如他们会发展更健康的生活爱好,比如音乐、艺术、运动、游戏,他们也在这些新的领域结交新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来弥补这种情感缺失。也有一些人会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工作上,这一定程度也是一种生活妥协。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已经90多岁了,前不久他最亲密的爱人去世了,他在哀悼自己所失去的同时也决定重新投入心理咨询和教学的工作中。从某种角度来说,工作也是帮助我们去应对我们孤独感的方式。也有不少人,他们在人生很多时候都感觉很孤独,所以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一方面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去理解他们为什么长此以往都如此的孤独,另一方面咨询本身的陪伴也会为他们孤独的内心疗愈。


在很多人眼里,20多岁是一个黄金的年龄,但是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内心孤独的年龄。当我们有机会去看到我们的孤独,理解我们的孤独,我们才会更好的在孤独中去寻找人生中重要的另一半,去拥抱更美好的未来的生活。▌



Solitude is fine but you need 

someone to tell that solitude is fine. 

by Honore de balzac





作者唐芹

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成员

李维榕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学员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




  • 唐芹的其他文章(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若想了解【抑郁】【恋爱】【亲密关系】【安全感】【焦虑】【内向】等等,请在后台回复:豪华大餐


另外,欢迎转载到其他公众号,格式需要参考这篇小文哈:转载“简里里”文章请看这里的格式呦!






  咨询师唐芹的专栏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